成都拼团购房179群(212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123人申请入群

叶檀:我眼中最无前途的十个中国城市

发布时间: 2016-10-25 13:10:17

来源: 叶檀的博客

分类: 行业动态

3056次浏览


今天继续写我眼中最无前景的十个城市第四部分,最后有三个城市雀屏中选。

强调一下筛选标准,首先是人口流失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,这些城市在此前三十年以制造业发展为主体的工业化改革中,作为劳动力的输出地,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出本地。目前面临经济转型期,人口仍在源源不断地流出,有想法、有实力的人率先出走,给当地留下一地鸡毛

其次是一个城市只有几个国企主导的行业,并且大企业办社会,使得城市服务业无法细分,导致当地市场意识落后,父母热衷于逼迫子女考公务员、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,从进入的第一天就可以看到退休的那一天。

第三是人均财富占有量低,教育相对不发达,相应的,消费数据也较低,基本上啃玉米穿着花哨衣服的人比较多。

除此之外,还包含了我对当地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期,我在各地看到的消费能力低、市场弹性差的地方,这一部分源自我在各地的实地感受,比较有弹性。

我只列上我验证后有说服力的指标,其他指标就不罗列了,这些指标或者容易掺水,或者无法反映城市未来预期,我认为说服力不强。另外,地级以下的城市就不写了,除添堵之外没有其他好处。

此次选择的这些城市有可能一度发展比较快,受制于文化、制度以及当地的产业,现在却露出后劲不足的疲惫之态。

一 温州

什么,温州,有没有搞错?这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源地之一,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,温州人足迹遍布全球,炒房有温州帮,现在炒股也有温州帮,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,也是中国最具有金融意识的群体,说温州前景黯淡,搞错了吧。

没有错。温州人有前景,不等于温州有前景。

温州有特色,此前的特色成为其发展之源,现在则桎梏了温州的发展。

首先,温州城市缺乏规划,基建不太好,以前这一景象受人称道,小政府才能发展起大市场。当城市发展到了一定阶段,起码说明此处缺乏规划发展的自组织能力,或者说,这帮先富起来的人没有得到制度的支撑,可以向着规划健康发展过度。现在,温州资金无论炒房还是炒股,以凶猛的赚快钱为主,这说明温州人存在恐惧心理,以规避未来的不可测的风险。这样的恐慌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。

其次,温州人圈子相对封闭,以前做为信用圈互相支撑的基础受到称道,现在我们知道,一旦发生大型经济周期转变,老乡的信用担保体系会从如履平地变成火烧连营,一场大火就能烧掉担保体系。温州金融创新曾经那么受重视,但到现在为止,温州的金融创新并没有取得重要成果。这既有外部的因素,也有当地文化基础的因素。

无论是婚姻还是其他,温州人形成密不透风的圈子,有点像潮汕商帮。在市场经济刚起步之时,这样的做法可以形成合力,但发展到一定阶段,只有深圳、北京这样的移民城市才能合最优秀的人才之力,而在温州当地却很难做到,温州不是一个开放的移民城市。

一些温州人在外地可以是人中龙凤,我认识一些很优秀的温州企业家,但到了当地,却因为池水太浅得不到太大的发展。他们大规模地移居外地,很多移居到纽约、巴黎。

第三,温州人有钱,地球人都知道。但从本外币存款来看,2015年温州人均10.51万元,远不如绍兴和宁波,跟唐山这些城市差不了多远,宁波人均本外币存款20.67万元,绍兴13.99万元,金华12.63万元——问题来了,温州的资金流向了哪儿?为什么不能沉淀在当地?为什么富裕之后,还在笑傲邻居这些面子工程上涂抹?

再看教育,温州虽然有8所高校,只有宁波的一半,嘉兴也有10所,又一个问题是,温州的资金为什么不能在三十年里积聚起足够的教育资源,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后劲?

温州是这样的一个城市,显示了在传统文化中放松管制,城市能够达到的市场化发展前景。同时也显示了,没有市民文化、规制文化为支撑,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圈中,资金会怎么运作,人会往哪儿走。

温州希望温商回归,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但当地的环境,以及当地并不鲜明的经济特性,使得温商的回归,更多地基于感情,而不是基于理性。


二 唐山

寻找不同城市的统计数据,统计数据的详尽与寻找的难易,是非常反映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的。唐山就属于数据比较粗陋的城市,从统计公报中,无法找到2005年、2010年的中小学生人数等数据,通常来说,数据越是详尽的城市,市场化程度越高,河北一些地区的数据屡有缺失。

从很多指标看,唐山在河北省内城市中不算落后,正因为唐山的工业基础,使得唐山的转型之路尤其艰巨。从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时间,石家庄的GDP增长了2.94倍,唐山的增长3.01倍,高于石家庄。同样是人口大市,唐山2015年的人均本外币存款为9.56万元,虽然只是北京的十分之一,却是河北省内最高的。

唐山普通高校有7所,在河北省内仅次于石家庄、保定,研究生人数也不少,2015年有2.498万人,作为河北一人重要的工业基地,此地应该是聚集了一些人才。

按理来说,唐山是河北省内经济基础雄厚的城市,为什么前景有些迷茫,重要的原因是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定位,这是京津冀中的东北门户城市,离北京也勉强够得上一城市圈,但唐山的产能过剩是实实在在的,没有任何政策能够帮助唐山尽快转型。

以往没什么存在感的省会城市石家庄找到了存在感,廊坊更不必说,依仗靠近北京的区位优势,收获了北京资源溢出的大量红利,现在不是灯下黑,而是背靠大树好乘凉。

唐山的定位是什么?唐山有文化旅游生态旅游,有绿色产业,有现代物流产业,这些都不错。关键是,以钢铁为龙头的重化工业怎么办?

不管是不是京津冀一体化,唐山的钢铁产能过剩是实打实的,只要牵涉到制造业升级,牵涉到压缩过剩产能,就是最困难的。根据河北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任务安排,2013年到2017年底,唐山市需要净压减炼铁、炼钢产能2800万吨和4000万吨,分别占河北省压减产能的42%和59.5%,仅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,唐山市的压力。这还没有结束,要知道,在京津核心区域压缩产能的过程中,首钢那些产能会向哪儿转移?那些围绕着重化工业的就业人口怎么办?

现代研发,现代物流,不是说说就行的。别忘记了曹妃甸当年的油田大喜讯,现在怎么样了?这样的大报喜讯,透露出当地某些吃了兴奋剂,务实匮乏的消息。

三大连

大连是我看过最有市场气息的东北城市,可惜,被本地区其他城市带累坏了,也被复杂的东北亚局势带累了。

以前去大连,当地人有满满的精神气,看得出作为东北经济发展重镇的骄傲,而现在,这样的骄傲已经不见,大连当地的朋友会坦承最近几年发展的滞后,在怀念经济高速增长时同时,憧憬金普新区无限的发展前景,作为对冲未来风险的最大利好因素。

大连入选不是因为过去经济不佳,而是未来前景不够明朗; 不是经济基础不好,而是有好几年迷失了发展的方向。

作为东北亚的重要港口,大连本可以成为连接东北亚经贸的重要港口,但一度外资撤资较为严重,直到最近的外资投资数据才有所好转,主要集中在新区,是大力招商引资的结果,不知道势头能不能稳定。一度亚元之议盛行,东北亚经济有连成一体之势,这对大连是极大的利好。如今地缘政治不平衡,东北海洋城市大连不可能不受冲击。

1到8月,大连金普新区实际利用外资8.29亿美元,占大连市利用外资总额的近40%;增资项目22个,新增投资总额152.463万美元,同比增长870%;新批外资企业42家,投资总额147.252万美元,同比增长44.5%。

大连的在校小学生人数无法统计,但从统计公报上得知,小学数量从2010年的912所下降到2015年的745所,小学生人数在下降,但似乎情况好于沈阳。从高等教育的数量来看,这五年数量有所下降,不如沈阳,但研究生的数量则与沈阳不相上下,大连高等人才较多,目前的海事等大学在全国拥有重要地位,就看怎么留住人才。

大连的GDP从2005年的2150亿元,上升到2015年的7731.6亿元,上升3.6倍左右,而沈阳同期从2084.1,7280.5亿元。不可忽视的是,2015年沈阳的常住人口超过大连100多万,大连人口少而GDP排名省内第一,作为辽宁经济重镇的位置不言而喻。

大连人均拥有财富略高于沈阳,比本溪等城市高于两倍有余,是名符其实东北最富裕的地区,可惜的是,从消费数据来看不算高,可能此地存在较严重的贫富分化。最让人担心的是,大连可以传染上其他东北城市的弊端,城市服务业不够细分,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内地的强劲动力。并且,随着省会城市资源的集聚,与大连争夺资源的情况可能会加剧。

围绕着大连特色的工业、远洋运输、定价、服务等产业链,很可能因为城市产业链细分不够,以及周边强烈的非市场化环境,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。大连是东北经济的风向标,如果大连能起来,可以带动一片发展,如果大连都发展不起来,其他地区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
必须强调的是,同样是东北城市,同样未来前景迷茫,不同的城市大不一样,大连情况较好,从房屋租金、消费与政府对市场化的重视来看,哈尔滨次之,长春等而下之,其他城市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
这一系列到此初步告一段落,其他侯选城市也有,比如淮南、株洲等地,但考虑到典型性,选取了上述城市。我们客观评价,希望中国城市化未来更顺利,现在是中国城市圈与行业重构的大时代,需要更多地理性探讨。如果有可能的话,未来我们会选择一两个城市与行业,展示转型的广阔空间。

责任编辑: wuqi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